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从入昭之日算起,超出7天的进行3天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
多年来,昭通市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民生短板持续补齐,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谱写着实而可行的民族团结新篇章。富强昭通 强基础 兴产业2014年8月3日,在一场6.5级强烈地震之后,鲁甸县龙头山镇成为了一片废墟。

今年,村里还成立了鹌鹑养殖合作社和养牛合作社,花椒林边就有刚建成的鹌鹑养殖车间,已饲养4万余只鹌鹑。全市145个民族村实现硬化路、农网电、人畜饮水、标准化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等全覆盖,5.91万少数民族群众搬出大山,一部分县(市)多渠道整合资金投入民族地区建设,对近200个民族村寨进行重点建设,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原来的荒山秃岭处处可见绿色花椒林,被花椒林簇拥的村寨露出点点青瓦白墙。家住光明村的王云坤不但自己种花椒,而且教其他村民种植技术。昭通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马永孝介绍,近年来,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双促进双融合,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家原来种烤烟,现在种花椒,去年花椒收入4万多元,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至今也卖了3万多元。像龙头山这样,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又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民族特色乡(镇),在昭通还有很多。来源:民族时报校对:胡远松。
伴随着民族团结特色示范村寨的建设,昭通市各级党委政府确定湾子苗寨建设成苗族特色旅游村寨,通过三年的创建工作,湾子苗寨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港湾。扎西会议纪念馆负责人介绍,2001年,扎西会议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有全国各地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人来这里学历史、讲红色故事。据介绍,都香高速公路在龙头山附近修建出口收费站,增添了龙头山的发展动力,许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如今,废墟消失了,一座崭新的集镇已建成—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整齐有序、一条条宽敞的街道干净整洁,镇里有了花园、广场……这一切,都源于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双促进双融合。
多年来,昭通市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民生短板持续补齐,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谱写着实而可行的民族团结新篇章。富强昭通 强基础 兴产业2014年8月3日,在一场6.5级强烈地震之后,鲁甸县龙头山镇成为了一片废墟。

今年,村里还成立了鹌鹑养殖合作社和养牛合作社,花椒林边就有刚建成的鹌鹑养殖车间,已饲养4万余只鹌鹑。全市145个民族村实现硬化路、农网电、人畜饮水、标准化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等全覆盖,5.91万少数民族群众搬出大山,一部分县(市)多渠道整合资金投入民族地区建设,对近200个民族村寨进行重点建设,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原来的荒山秃岭处处可见绿色花椒林,被花椒林簇拥的村寨露出点点青瓦白墙。家住光明村的王云坤不但自己种花椒,而且教其他村民种植技术。
昭通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马永孝介绍,近年来,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双促进双融合,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原来种烤烟,现在种花椒,去年花椒收入4万多元,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至今也卖了3万多元。像龙头山这样,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又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民族特色乡(镇),在昭通还有很多。如今,花房子、扎西镇江西会馆、大河滩庄子上等扎西会议会址已成为很多游客必去地点之一。
这里是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老苗族村寨—威信县水田镇湾子苗寨,被绵延的山脉包围在中间,安静而美丽,寨内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乡里的民族团结氛围浓厚。

据了解,龙头山镇2019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500万元。特别是在全面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中,布嘎乡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袖手看变成一起干,如今裸露垃圾不再有、集贸市场井然有序、公共厕所干净卫生……在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政策推动下,不同民族的绣娘在鲁甸崇文阁滇绣培训中心交流学习不同的民族绣艺,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
2021年8月,昭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吴林政法挂联大寨子乡雨霏村,在雨霏小学安全排查工作中他发现该学校学生过冬床上用品单薄,难以御冬寒。2021年7月,昭通在云南全省首创开展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选派4244名政法干部,包150个乡(镇、街道)挂联全市1402个村(社区),实现了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以罗宏文、崔尧、吴林为代表的昭通政法挂千村干警创新了一套务实管用、贴近基层、惠及群众的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政法特色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奏响了乡村振兴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曲。吴林翻开通讯录与一家食品厂联系,道尽高山农特产品优势与品质,解决了500亩魔芋的销售难题。崔尧,靖安安置区警察。路通了,就算下雨脚上再也不沾泥了,走起路来不再磕磕绊绊。
谈起新修的村组路,长寨村周世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村民思想工作被做通,还自发投工、筹款买钢筋,修通了另一条30米的村组路。发展靠产业,民生有保障。
罗宏文、崔尧了解到情况后,与村民代表座谈,讲法律说道理、话产业憧远景。8月21日14时许,家访完10岁女童小李的巨大变化后,罗宏文、崔尧悬着的心再次放下。
罗宏文、崔尧,从此与另外49名政法干警融入全国最大的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靖安,让4万余名易地搬迁安置群众感受到政法队伍就在身边,让政法队伍的身影成为乡村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小李家住靖安安置区,今年6月和母亲拌嘴后一时转不过弯,便悄悄躲到地下停车场一整天与母亲怄气。
2021年9月,吴林在村情民意走访中了解到大寨子乡农户种植的魔芋销路不佳,部分种植户信心倍受打击。今年6月,靖安镇长寨村决定加宽重修第15村民小组的道路,与后面几个村民小组的村组路连接起来,发展乡村振兴产业。他们的故事,只是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 活动的一个缩影。昭通日报记者:张永刚 文/图校对:胡远松。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动工过程中,部分村民认为村干部包藏私心,处理不公,阻止施工。
通过努力,为全乡740名住校生协调到价值20万元崭新三件套床上用品以及课外书。望着绿油油丰收在望的魔芋,却因为市场问题拦住群众的致富路。
除了发挥部门优势、专业特长以法治的思维和手段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挂钩昭阳区大寨子乡的政法干警还为产业发展找销路、教育扶贫添新瓦。这不但急哭母亲,还让挂钩社区的政法干警坐立不安。
海拔2300米的学生过冬问题始终让检察官吴林放心不下,当年9月利用到上海培训机会,吴林主动与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对接。小到邻里矛盾、夫妻情感、子女抚养纠纷,政法干警罗宏文、崔尧做的事儿虽琐碎,但通过实际行动让老百姓感受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好在经过调取监控、走访、做思想工作,小李和母亲化解心结。罗宏文,昭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大到发展产业、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政法干警吴林以一线工作法护航六大战略除了发展花椒产业,龙头山镇还依托都(匀)香(香格里拉)高速公路正描绘着全国朱提文化体验第一镇、抗震救灾红色文化的蓝图,积极建设旅游小镇,促进乡村振兴。
富强昭通 强基础 兴产业2014年8月3日,在一场6.5级强烈地震之后,鲁甸县龙头山镇成为了一片废墟。昭通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马永孝介绍,近年来,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双促进双融合,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谐昭通 抓创建 促团结咚咚……鼓声响起,嘉宾们与苗家咪哆咪彩手牵手围着大鼓跳起了芦笙舞,歌声、笑声让整个寨子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家住光明村的王云坤不但自己种花椒,而且教其他村民种植技术。 |